刘氏宗祠建筑特色

来源:潼南刘家人发布时间:2018-05-18

  刘氏宗祠是一栋「二堂四横围屋式」的合院建筑。始建于同治三年(公元一八六四年)十一月,但是当时可能只买下部份土地,而其它地方仍属吴姓所有,并且由于位处与邻庄联络之交通要道,所以「对门有一高桥」。加以日本犯台,时局动乱,所以这座宗祠整整经过四十五年,即到明治四十一年(公元一九 O八年)才完全建成,且于大正十年,农村经济景气时又重修一遍。刘氏宗祠在最初建好时,只有左右两横屋,后来重修时,才又加上左右的「然藜阁」与「重光楼」两门楼。 外横屋以及花园的巴洛克装饰围墙与凉亭,所以,这两座门楼与横屋无论材料、构造、尺寸与美学意匠上都与原先不同。甚至其外横屋还建成当时最时髦的大正样式洋楼,可以看出当时刘家之财力与在村中的权势。

 

 

  一、燕尾屋脊。刘氏祖先刘鳌及其大小儿子,皆考上贡生,故以燕尾造型显赫其家势。前门的燕尾线条明亮优雅翘起,脊背则饰以雕花剪黏,正厅的燕尾则因毁于台风重修之后较朴拙,脊背部份用镂空花砖则是分散风力、减少承受强风吹刮之虞,颇有「力学」理念。宽广的明堂,辽阔的视野是别处所无。

  二、堂号、门匾、对联均是典故。刘氏祖先自五胡乱华之后迁至江南,落脚于彭城(江苏省铜山县),堂号即是「彭城堂」,在彭城堂四个角落的彩绘,均是画上蝴蝶。因为「蝶」与「耋」同音,比喻有久远、长寿之意。彭城堂堂号上方有交趾烧,人物栩栩如生,是文王、武王取天下的故事。正厅堂号旁的门对是「卯金启瑞」、「乙火腾辉」则是从文字学的观点去解释。「刘」→「 :杀也,从『金、刀』声」。东汉流行谶纬之说,故有人持「卯金刀」说,将「刘」字解为「东卯西金,从东方王于西方也」。门楼背面悬挂一门匾「大乙重光」,典故出自刘向。刘向勤于研究历史、经典,焚膏继晷。有一天太乙真人路过,见刘向黑夜埋首于案上苦读,又家徒四壁,老人手持青藜杖,吹出枝头火照着,教给他许多古书,两人相知相惜,后来太乙真人送刘向「太乙真人」匾额。要他的后代能好好效法他那勤学及做事的精神,所以「太乙真人」是要劝勉族中后人,要有勤学的好学精神。同时太乙重光也与大厅的对联「乙火腾辉,卯金启瑞」相辉映。

   刘氏宗祠的名联是宗祠大门两侧浮雕和画像上所题的「一等人忠臣孝子,二件事读书耕田」。大门「刘氏宗祠」牌匾下的对联是「金精常照阁、铁汉尚名楼」。右护龙是「然藜阁」,对联是「然灯照耀金精府,藜火呈祥铁汉家」;左边「重光楼」,对联是「重登前人沾帝德,光荣后裔报宗功」。这些对联溯及刘氏家族的祖先勤奋不懈的精神,并勖勉族人要让这样的家风照耀在每一个角落。

 

 

  大厅前两边的柱子题「忍是积德门,善为传家宝」,窗旁的对联则是「诘诫宗支宜肃睦,叮咛众志要贤良」、「处事谦恭礼克尽,居家孝弟顺当全」。从上述这些对联可得知客家人「忠君孝亲」、「勤于农耕、读书」的精神。「教育」真的是客家人最大的投资,由于移民拓垦比闽人晚,先天较有利的条件被占去,所以得更加辛劳刻苦才有生存的空间啊!

 

 

  三、彩绘、浮雕均以历史素材或吉祥意义为主,寓教于图。例如:「舜耕于历山」的耕田读书图。「苏武牧羊图」:勉励族人效法苏武,无论在朝在野,皆能不变节为国效忠,为人谋福利。「杨正跪地图」:杨正意图贿赂老师-杨时,老师告以「天知地知,你知我知」,拒收杨正之礼。用此图训勉子孙读书做事要能坦荡荡无愧于天地,不可抄快捷方式、走小路。「韩信与张良图」:韩信忍受胯下之辱,张良在圯上备受一名老人的刁难考验,两人均因「能忍辱」,故往后「能负重」,告诫刘氏子孙「忍」是传家宝。

 

 

  四、宗祠内的家规及陈设。点点滴滴的训诲突显刘氏祖先独到的眼光,摘录「天下第一家,百岁堂」一匾,内容训示「夫妻和谐」远重于出将入相,在现今男女感情多变,家庭危机重重的时代,实在是最佳棒喝。原文如下:「天祝其希,地祝其希,帝祝其希,家内老少亦祝其希!父为宰相,子为宰相,孙为宰相,如我富不如我贵;如我贵不如我父子公孙三及第,如我父子公孙三及第不如我五代夫妻百岁齐」,我真的很感动,「举案齐眉」、「夫妻齐一心志」就是家庭稳固的根基,我们与其感叹离婚率的上升,倒不如从老祖先身上去找寻答案!宗祠内另有开基祖刘伟芳所立的十条规约,第一条内容如下:「从此兄弟叔侄共体祖宗慈爱之心,常切木本水源之念,凡到祠内必先尊祖,……」,「慈爱心,不忘本」,简易的道理,至今不也是我们最急于推荐的观念吗?

  刘氏宗祠的屋顶中梁挂有「纸灯笼」、「一串粽子」、「两个用红纸做成的大稻谷」,分别象征「出丁」、「金榜题名,高中科举」、「五谷丰收」。宗祠内有客家人共通之处,神桌下供奉「土地龙君牌位」。奉祀的祖先牌位上有考有妣,而且妣皆称「孺人(孺人是七品官夫人)」。